離島區

夏日離島散策

每逢夏天,總有一兩天想離開香港,但又不是真的離開。每年夏天,筆者總會不時搭船去離島。當城市愈來愈快,島上的時間就顯得特別緩慢,慢得像是在保護些甚麼不想被搶走的東西——語言、記憶、節日、味道。夏天的海風是媒介,讓人從地鐵站的冷氣走出來,穿過碼頭的人潮,等待渡輪的日子,浪漫地出走一趟。

長洲彷彿是一個遺落在時光中的小島,所有的聲音都被海風悄悄吸納,沉默中傳來的是那隱約的海浪聲。城市的喧囂遠遠地遺留在了港口,這裡,只有陽光與沙灘的陪伴,和一顆自在流動的心。

去長洲,午餐一定是陳通記的沙嗲牛肉米通。米通,並非指那炸得香脆的零食,而是一種香港的特色麵食,形狀像通心粉,口感卻更為彈牙,與市面上常見的麵食相比,獨特的風味讓人一試成主顧。長長的米通中間裹著滿滿的、濃郁的沙嗲湯,呷一口,花生香氣在嘴裡爆發,搭配又嫩又入味的牛肉,世一。

在島上閒逛消食。長洲的小街小巷,不算熱鬧卻總是能讓人細細品味。步伐放慢,街道旁的商店和攤販透露著一種懷舊的氣息,像是時光的記憶,被這片小島悄悄收留。走過巷弄,會看見一家家專賣芒果糯米糍的小店,煙韌的外皮包裹著多汁酸甜的芒果,入口就是夏天的味道。

夏日的長洲,最涼快的或許是那一根西瓜冰棒。紅透的西瓜,切成厚片,再冷凍成冰棒,每一口都帶著冰涼的滋味與甜蜜的果香,隨著夏天的熱度,從舌尖化開蔓延到心底。這不僅僅是食物,更像是一種夏天的記憶,刻在每個來到長洲的人心裡。既簡單又真切,讓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,找回久違的純粹。

紅馬海傍餅店,島上有著舊時代印記的小店。這家店賣的是忌廉筒與巴黎撻,兩款經典的小吃,承載了香港一代代的味覺記憶。忌廉筒有螺旋形像雪糕筒般的外皮,表面灑上亮晶晶的砂糖,酥鬆可口,中間擠滿了濃郁的鮮忌廉,鹹甜交織,讓人一口接一口。巴黎撻則是另一番味道,一口咬下,表層脆脆的蛋白霜破開,混着點焦糖醬,將我們帶到第二層牛油蛋糕,又軟又綿,最後是金黃的牛油曲奇撻皮。三重口感,好不過癮。這些工序繁複的傳統港式甜點,在現代快節奏中幾乎難以找到,讓人不禁感慨,長洲是一座時間無限滯留的小島,它把過去的味道珍藏,讓這些古老的滋味依舊存在於島上的角落裡,等待著每一位遊客來品味。

如果說長洲的白天是清新而輕鬆的,那麼它的黃昏則充滿了浪漫的色彩。當你走到觀音灣,看見那片開闊的海灘時,心中的皺褶都被撫平。海天一色,夕陽將天際的顏色染成金橙色,海面反射出柔和的光澤,所有的煩憂在這一刻似乎都被沖刷得無影無蹤。這裡相對其他觀光地點人少,給予每個來到此地的遊客更多的空間去享受這份美好。

如果恰逢太平清醮的時節,長洲又呈現出另一種面貌。這個傳統的宗教慶典,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。香火、祈福、齋戒,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是對神明的崇敬,也是當地社會文化的延續。然而,這段時間也是長洲最為擁擠的時刻,島上人潮湧動,氣氛熱烈,但也不免會讓部分遊客覺得些許不便。若計劃在此期間前來,記得做好事先了解,遵循當地的習俗,特別是齋戒的規定,避免不必要的困擾。

臨走回市區時,不妨把握時間逛逛碼頭外面的夜市。長洲夜市是香港僅存少見的夜市,比政府推動的夜繽紛好上一百萬倍吧。筆者每次去都會買生滾牛肉粥和豉椒鳳爪。那滾燙的白粥直接把碗內的生牛肉澆熟,口感一流,綿密的白粥和剛熟的牛肉,只能給一百分。晚上能吃到車仔點心,不喝早茶,喝夜茶,大概是長洲獨家體驗。

隨著夜市的燈火漸漸暗淡,長洲再次回歸到它那永恆的寧靜。海風仍舊吹拂,帶來陣陣清涼,天際的星光與遠處的市區燈光交相輝映。這裡是城市之外的另類天地,每一個角落都低語著島嶼的故事。停下腳步,望向那片漆黑的夜海,結束短暫的逃離,輕聲說一句:「明年見。」